文/珠江商報記者林曉格
今年49歲的陳潤祥,是樂從家具行業一位知名的企業家。同時,他也是樂從乃至順德志愿者服務領域知名的志愿者組織“當家人”。10多年來,他不僅自己參與自愿服務,還帶動身邊的人、自己的企業員工以及家具協會的成員、黨支部來參與志愿服務,還為了樂從志愿者聯合會的健康、持續運作而無私奉獻著自己的精力和時間。
“人生匆匆幾十年,希望能有一些值得的東西,留給后人、歷史去評價。”陳潤祥說。

陳潤祥(右一)帶領黨員志愿者開展服務。/受訪者供圖
兒時嘗遍貧窮苦
立志長大要發奮
1970年,陳潤祥出生在樂從大閘村。陳潤祥說,大閘村是當時樂從經濟相對落后的村居,而自己的家是村里最窮的家庭。
“有一年的春節,我們一家8口人就圍著幾條鯪魚骨吃團年飯。”說起當時的家庭條件,陳潤祥有些心酸,但是卻一點都沒有避諱。而正是在這樣的家庭條件下,他自小就立志:要發奮圖強,以后給家人最好的照顧。
雖然家庭貧窮,但自小父母就教育陳潤祥:要做個正直的人,不要怕吃虧,不要什么都計較,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要懂得奉獻。
長大后,經過努力創業,陳潤祥將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,也做到了當初的承諾,給予了家人最好的照顧。
然而,他也一直難以忘記自己兒時的經歷。
“因為窮,當時好的學校我不能去,很多想做的事情不能做,現在我有些能力了,如果能幫助更多的人,讓想讀書的人有書讀,讓想做事情的人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那就好了。”陳潤祥說,這就是自己投身志愿服務最初的想法。
2007年,陳潤祥開始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。扶貧、濟困、助學……他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,助力想改變命運的人達成他們的夢想。
陳潤祥說,每當穿上志愿者的“紅馬甲”,自己都感到人特別精神,全身散發著力量,更有著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:“這是將自己最正能量的一面,展現在社會中。”
不僅自己做志愿者
還要做個“領頭羊”
實際上,陳潤祥不僅自己積極參加志愿服務,還帶出了在志愿服務領域具有影響力的組織。
2007年,樂從家具協會成立,陳潤祥成為樂從家具協會黨支部書記,樂從家具協會黨支部志愿服務隊在他的帶領下成立。
每年的“6·30”廣東扶貧濟困日,黨員志愿者們募捐回來的善款,全部都投入到樂從本地貧困家庭的幫扶中。經過持續的每個月幫扶,不少困難家庭通過子女成長、成才而走出困境。
愛,傳遞在樂從貧困家庭中,也播撒到英德的貧困戶心里。多戶經過陳潤祥和黨員志愿者們幫扶的英德困難家庭,終于從山頂搬到山下,實現了脫貧致富。
還值得特別指出的是,除了帶領黨員志愿者們參加志愿服務外,他還堅持在吸收新黨員時融入志愿服務的理念:有意向要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企業員工、老板,除了參加各種學習班、培訓班和參加考試外,還要參與志愿服務并滿足“4個48小時”的時長要求。
“吸收進來的新黨員,都是行業的精英,甚至是身家幾千萬的企業老板,平時工作很忙,時間很寶貴,但是他們都能堅持積極參與志愿服務,非常難得。”陳潤祥說,黨支部不斷傳承的志愿服務精神讓自己感到欣慰。
而除了擔任家具協會黨支部書記外,2015年陳潤祥還被聘為樂從志愿者聯合會會長。8000多位注冊志愿者的龐大組織,讓他不敢有絲毫懈怠。
推行常務副會長輪值會長制度,激發團隊活力,培養更多的“接班人”;完善各項制度,確保服務時長登記、財務等重要制度完善、公平、公開、公正;成立“義工學院”,加強對新加入志愿者的培訓、培養;引入導師隊伍,聘請專業人士幫助志愿者們快速成長……
不久前,在慈善部門的支持下,樂從志愿者聯合會還開展了首屆“樂益行動”,評選出一批優秀的志愿服務項目進行系列培育扶持,從人員培訓、資金支持、項目落地和督導等方面幫助優秀的志愿者團隊走得更遠、更好。
“志愿者們的素質提升了,想法更多了,更多優秀的志愿者隊伍成長起來了,才能服務更多的市民。”陳潤祥說,自己將一如既往地在志愿服務領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,希望樂從人民的幸福感,有他的參與、見證和奉獻。
|